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英格兰与阿根廷的"普莱斯比赛"至今仍被老球迷津津乐道。这场比赛之所以被称为"普莱斯比赛",并非因为某个球员叫普莱斯,而是源自英格兰门将彼得·希尔顿(Peter Shilton)与马拉多纳那个著名的"上帝之手"进球时,解说员激动喊出的"Price of admission"(门票价值)被误传为"普莱斯比赛"。
"那场比赛的门票确实物超所值——马拉多纳连过五人打进世界杯历史最佳进球,但英格兰球迷永远记得那个不该存在的'上帝之手'。" —— 前英格兰队长布莱恩·罗布森
统计项 | 英格兰 | 阿根廷 |
---|---|---|
控球率 | 42% | 58% |
射门次数 | 11 | 14 |
如今回看比赛录像,英格兰球员的懊恼表情仍令人动容。莱因克尔在第81分钟扳回一球,成为那届世界杯金靴得主,但无法改变2-1的结局。这场"普莱斯比赛"不仅定义了马拉多纳的传奇地位,更成为英阿足球恩怨的重要篇章。
有趣的是,赛后英格兰媒体创造了一个新词"Hand of God"(上帝之手),而阿根廷媒体则称之为"La Mano de Dios"。这场比赛的争议性甚至促使国际足联在次年引入底线裁判制度,可以说"普莱斯比赛"改变了现代足球的规则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