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训练馆,水花声划破寂静。中国跳水队的男运动员们早已在泳池边热身,他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挺拔。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2岁的年轻人,肩上扛着14亿人的期待。
27岁的陈艾森至今记得2016年里约奥运会前的骨折。医生建议休养三个月,他却带着钢钉站上跳板。"入水时伤口像被电钻敲打",但7个满分动作让全世界记住了这个咬着毛巾忍痛的中国小伙。如今他的跟腱钙化处仍凸起硬币大小的硬块,被队医戏称为"荣誉勋章"。
在西安训练基地,3D运动捕捉系统正实时分析运动员的207度转体动作。生物力学专家通过数据微调起跳角度,将压水花技术精确到毫米级。去年世锦赛上,王宗源正是凭借这套系统优化的109C动作(向前翻腾四周半抱膝),以112.10分创造赛会纪录。
巴黎奥运会临近,泳池边的倒计时牌已翻到两位数。当被问及目标时,22岁的新秀练俊杰抹了把脸上的水珠:"跳下去那秒,我要让全世界看见中国制造的水花消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