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领地特色活动> 赛前多拉几个LSD,比赛当天就不会跑崩?

赛前多拉几个LSD,比赛当天就不会跑崩?

当然成绩还是徘徊在4小时之外。

为什么拉了这么多LSD,

成绩还是提高不了?

LSD该怎么练才能提高成绩?

今天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一、究竟何为长距离?

LSD是三个英文单词的缩写,即:LongSlow Distance,译为“长距离慢跑”。

比起能显著提高成绩的间歇跑,LSD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提高耐力、增强心肺能力和循环系统,还可以减肥。

二、初跑者,LSD应该尽量慢

那么,怎么样才算长呢?一般认为,距离在20—35公里之间,才算是长距离。但是,每个人耐力、体能、速度都有差异,所以这个距离,并非人人适用。因此,对于初级跑者来说,用时间来定义LSD更为合适,慢跑的“时间长”比“距离长”更有参考价值。

那么,到底该多慢呢?一般认为,LSD时的心率在跑者最高心率的70%-85%左右(通常用这个公式估算最高心率:220-自己的年龄)。如果你不方便测量心率的话,可以参考这样一个经验数据:大约比你的10K最好成绩配速慢1分钟。比如你的10K最好成绩是50分钟,即配速5分/公里,那么LSD配速就用6分/公里。

就时间而言,各类跑者“长”的标准又是不一样的,下面是不同跑者所适用的长距离标准:

青少年:慢跑半小时或更长一些,每周一到两次。

初级跑者、减肥者:慢跑一小时左右,每周一到两次。

以10K、半马赛事为追求目标的初级跑者:慢跑1.5-2小时左右,每周一次。

已经跨过初级阶段、以全马为目标的业余跑者:LSD慢跑时间可进一步延长,最好每次达到2-3.5小时。

三、想冲击成绩,应该怎么拉LSD?

当你的耐力基础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应该先把注意力放在“我能坚持多长时间”上面,速度慢点没关系。而如果你的耐力已经足够好,那你就要注意按照马拉松配速来跑了。马拉松配速跑?怎么回事?

其实,LSD包含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速度较慢的轻松跑,一种是速度更快一点的马拉松配速跑。上文第二段所说的是轻松跑,是马拉松备赛中强度最低的一种训练方式,通常用于马拉松备赛训练的初期。而如果你想要一定的成绩,比如像我朋友那样进4小时,那就得快一点了。

从字面上的意思就不难理解,按照马拉松目标配速进行一定距离的训练,可以是独立的训练,也可以是LSD后半段的训练。简单来说,如果你不仅仅满足于在关门时间完赛,那么你根据自己能力大体估计自己的完赛时间,再倒推出马拉松比赛时的配速,这个配速通常比轻松跑要快一些,因为比赛时你会竭尽全力,总体要优于平时跑步的表现。

比如你的马拉松是4小时完赛,那么马拉松全程配速是5分41秒,那么马拉松配速跑就是要按照5分41的速度进行一定距离的训练,让身体适应这个配速。不过由于比赛起跑后,你一般会跑得较慢,所以平时训练的配速可以提高5-10秒,以保证比赛时能达到平均5分41秒的配速。

下面是马拉松各个阶段的配速:

马拉松配速表一(4小时以内)

马拉松配速表二(4小时-6小时)

这就不难理解,我朋友为什么拉了那么多长距离,最后还是跑崩了,因为你那些LSD都是轻松跑啊。

四、马拉松配速跑需要注意些什么?

那么在赛前,应该怎么进行马拉松配速跑呢?

时间:马拉松配速跑不是紧接着轻松跑展开,而是安排在赛前一个月到两个月左右的时间。请注意,离比赛还剩两周的时候,就不要再进行马拉松配速跑了;

次数:1—3次,可以隔周一次或一个月一次;

距离:20公里—35公里;

配速:下图显示了马拉松配速跑与轻松跑的配速区别。

交叉:马拉松配速跑既要和间歇跑、节奏跑等速度训练相结合,也要和非常慢的轻松跑相结合。在马拉松比赛准备阶段,需要进行3~6次长距离跑(包括轻松跑和马拉松配速跑)。

补给:很多跑者在LSD的时候,都是不进行补给的,这是相当错误的。在LSD的前一天晚上和中午,你需要补充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在跑的过程中,要随时携带饮料和食物。我的一位朋友,就是因为补给太好,所以每次马拉松配速跑都是相当高质量的。将LSD当做比赛来对待,效果会更好;

恢复:跑后减量、休息以及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