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几届世界杯上,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明显:那些传统印象中需要高大身材的位置,现在却频繁出现身高不足1米75的球员。从梅西到阿圭罗,从因西涅到伯纳多·席尔瓦,这些"小个子"正在重新定义现代足球的选材标准。
"足球是用脚踢的,不是用头踢的"——这句足坛名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队教练奉为圭臬
随着现代足球越来越强调控球和快速传递,传统英式长传冲吊的打法逐渐被淘汰。像西班牙、阿根廷这样的技术流球队更青睐那些能在狭小空间内处理球的球员。2022年世界杯上,平均身高最矮的阿根廷队(1.79米)最终夺冠,而平均身高最高的塞尔维亚队(1.88米)却小组赛出局,这个对比耐人寻味。
据统计,近三届世界杯中,身高在1.65-1.75米之间的球员场均成功过人次数比1.85米以上球员高出47%,而丢失球权次数则低31%。
很多人认为矮个球员在防守端是劣势,但坎特(1.68米)、卡塞米罗(1.74米)这样的后腰证明,出色的预判和敏捷性完全可以弥补身高不足。在当今高位逼抢盛行的战术体系下,矮个防守球员的转身速度和抢断精准度反而成为优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高个球员会被淘汰。现代足球需要的是多样化的技术特点,但毫无疑问,国家队选材时对身高的执念正在被打破。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技术精湛的"小个子"闪耀世界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