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的人各有理由。
为了减肥,为了健康,为了改变,为了证明。无论那种,似乎都符合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展示的那种隐喻:跑步作为一种摆脱与奔赴,可以作为生命中前进的力量。
作为一项朴素而又全民皆宜的运动健身方式,跑步的确是许多人的选择。而跑步中最重要的装备,就是鞋子——奔跑过程中,直接与地面接触的“媒介”。一双跑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人跑步的心情与效果,甚至跑鞋的专业性还会影响到跑者的健康。专业人做专业事。对于运动装备而言,顶级赛事上专业运动员们的选择,就是很好的参考。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垄断各大赛事的跑鞋,都是耐克、阿迪达斯等顶尖的国际品牌。而在7月刚结束的尤金田径世锦赛中,马拉松选手纳兹雷特·威尔杜穿着特步跑鞋突破个人最佳纪录,以及宝拉·拉德克利夫2005年曾创造的原赛会记录。特步也是此次赛事中唯一跻身10强的中国品牌。
问题来了,中国制造的跑鞋,真的可以比肩甚至超越国际一流运动品牌的跑鞋吗?
一、硬实力,到底硬不硬?
最近一份第三方国际检测机构SGS出具的报告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在这份SGS的报告中,一共涵盖了市面上三双跑鞋。分别是阿迪达斯Adizero Adios PRO2、耐克Air Zoom Alphafly next%、和特步的160X 3.0 PRO。其测试方案采用了GB/T系列国家标准。
这份测评报告显示,特步160X 3.0 PRO在性能端的关键性指标,完全可以与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的旗舰产品相抗衡。
中国制造,到底是不是这么能打?我们决定用事实一探究竟。
我们按照国标测试方案,参考SGS的测试维度与标准,选择了同样对比鞋型,在一家第三方实验室,以标准实验室环境(23℃±2摄氏度、湿度50-70%)再次测试这款中国跑鞋。
减震性能好,膝盖伤不了
跑鞋的核心性能指标之一是减震。减震效果越好,对于预防运动损伤就越有帮助。尤其对于想要尝试跑步的大体量人群,减震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反作用力对膝盖的损伤。
实际测试以SGS相同的GB/T30907-2014方案进行。解刨鞋面后,针对整个大底的减震效果,以冲击装置进行测试。根据国标标准,连续冲击30次,前25次作为试样调节,最终减震性能数据的收集以最后5个冲击周期为基础,在计算机中读取力与位移的试样数据。
这项测试中,数值越小,代表着减震效果越好。从试样结果来看,耐克的峰值加速度为前掌8.3g 后跟6.6g、特步前掌6.9g 后跟6.2g 、阿迪达斯前掌8.8g 后跟6.8g。
专业运动员的跑步方式为前掌落地,这一方面特步、耐克跑鞋的性能表现相差无几。而普通人跑步主要承载脚掌落地力的是脚后跟,这一方面特步的后跟指标性能表现最为优异。
不难看到,即使面对国际范围内的顶级跑鞋,特步160X 3.0 PRO的减震的确是有两把刷子。
回弹性能强,跑步更轻松
如果说减震优良可以预防运动损伤,那么回弹性能代表着更强的起步动力。通俗点说,即是让穿着跑鞋的你跑得更轻松,这也是买跑鞋的人最关心指标之一。
这一维度的测试,采用和减震一样的设备,测试方案调整为SATRA TM142——通过设备冲击鞋底的前掌和后掌,直接读取数据。
百分比越大,代表着跑鞋材料的回弹性能越好。分析回弹数据以人群来划分,专业运动员前掌着地,前掌回弹性能对于运动员更重要,而对于日常跑步爱好者则要考虑后跟数据。从测试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前掌还是后跟,特步这款鞋都有明显的优势。特步作为国产品牌的产品力,在回弹性能兼顾不同人群,也体现了国产品牌的包容性。
密度值越小,跑鞋越轻便
如果说回弹和避震是影响跑步的关键指标,那么密度所代表的“轻便”,则是穿着舒适度的直观体验。在GB/T533-2008密度测定方案的指导下,我们先将测试样本静止3小时后,再进行电子称量仪称重,称量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而后称量跑鞋样本在蒸馏水中顶起金属仪器的质量,由仪器计算后读取结果。
密度越小,鞋子越轻,舒适度体验越好。这一数值中,耐克为0.077Mg/m³、特步0.113Mg/m³、阿迪达斯0.134Mg/m³。数据方面,耐克略胜一筹。但这一数据仅为跑鞋中底的密度,后续将三双42码跑鞋进行整体称重,各自重量分别为耐克451.9g 特步495.2g 阿迪达斯471.1g,三双鞋的差值不大,对于我们的日常穿着而言,并无明显差异。
防滑性能好,跑步摔不了
跑鞋需要适应不同环境,尤其干湿路面等条件下,抓地力是否优秀,对于运动者来说也至关重要。防滑性能好,在运动中就可以尽量避免打滑的情况发生,降低受伤风险。
以36氪曾经采访过的跑鞋设计师表示,从专业经验出发,跑鞋止滑值0.8-1.2会是为比较合适的防滑指标设计。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不是止滑数值越高越好。过高的止滑性能,反而容易产生运动时的突然刹停带来风险。
我们按照国标防滑性能(GB/T3903.6-2017)进行测试。采用干态和湿态两种界面,对前掌和后跟分别进行防滑性能测试。测试的方式是,将前掌/后跟翘起7±0.5°的角度,模拟行走的角度,而前掌向后推动、后跟向前移动进行动静摩擦力的测试,并记录0.3秒-0.6秒的所有摩擦力,进而计算出平均数值。
干态界面中,三双鞋的水平没有太大差异,整体来说阿迪达斯在干路面上的防滑效果最好;在湿态界面中,特步的防滑性能显然更为突出。客观来说,跑鞋需要考虑的防滑场景,主要还是湿滑路面,特步的表现,或许是更多人会需要的性能。
二、中国跑鞋,世界表现
几个维度的测验,参考了国际第三方检测机构SGS报告中的所有实验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追加了大众较为关心的回弹性能表现。就实际测试结果而言,特步的总体数据表现称得上上乘。
综上而言,特步160X 3.0 PRO跑鞋的在产品力上,即使站在国际运动产品舞台上,也是完全可以与国际一流品牌的旗舰跑鞋产品掰掰手腕,甚至赢下一筹的。
特步,真正站在了世界舞台,以世界级跑鞋的身份完成了中国“在场”。性能之外,专业赛事上,中国运动员在跑道上和中国跑鞋品牌一起完成的突破,从2018年至今,特步已经助力了38位中国运动员斩获207个马拉松冠军,同样证明特步跑鞋,不是昙花一现,而是持续焕发的“中国式登顶”。
随着“中国制造”逐渐变为“中国智造”,我们越来越能在各个领域的顶级排行榜中看到MADE IN CHINA的标识,汽车、手机以及今天我们提到的“中国跑鞋”。
全民健身计划的国家号召,后疫情时代环境的健康需求上涨,让跑步这一运动方式变得更为“大众化”,也让跑步本身代表的“坚持”“前进”精神,渗入到大众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这一过程中,一双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实力都足够“硬”的中国跑鞋,能让专业运动员获得竞技成绩的提升,又能为更多人创造享受跑步快乐的硬件条件。
从特步开始,是时候改变对国产跑鞋的看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