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人雪橇在1924年第一屆冬奥会时就已列入竞赛项目,之后在每一屆 (除1960年) 都是比赛项目之一。双人雪橇第一次出现在1932年冬奥会,之后也是除了1960年之外,每屆冬奥都会出现的项目。1924年和1928年两届冬奥会,雪橇都只有四人项目,当时还加上一个在后门帮忙推车出发的人,实际上是五人。女子比赛则开始于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
有舵雪橇比赛规则
有舵雪橇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高速滑行的时候,选手距离地面非常近,在一连串设计好的减速或增速壶道滑道里,那种风驰电掣般的高速行驶使人充分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危险性与刺激性。
现在的有舵雪橇是建立在速度和空气动力学基础上的,圆锥形玻璃纤维的头部、四个明光闪亮的轮子都有助于选手高速完成比赛。比赛开始的时候,选手竭力地快速推送雪车大约50米,然后快速跃入车内。
雪橇滑道全长1500米,平均坡度为4°30′,最大坡度为8°30′。弯道部分的半径在20米以上,滑道的护墙不得低于50厘米。
每赛次滑行4次,以4次比赛的累计时间计算成绩,时间少者名次列前。遇两队时间总和相等时,以任何一次最少时间的队为胜。
每个小项赛期两天,每天进行两次。首轮出发顺序由抽签决定。从第二轮起,出发顺序由前一轮的最后一名先出发,接着顺次下排。出发前,雪橇距起点线15米。出发信号发出后,均由选手在起点处手推雪橇奔跑起动,推行距离大概约50米,选手然后跃入座位,前座的人掌舵,位置最靠后的人负责制动。到达终点时选手均须在座位上,否则成绩无效。
有舵雪橇服装、运动员穿戴用具
包括比赛服、护肩、护肘、头盔和专用钉靴。靴钉为刷型并均匀分布于靴底。靴钉的长度不超过14毫米,间隔不超过3厘米。
有舵雪橇滑道、雪橇比赛设施
由混凝土或木材建造而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凹型滑道。宽1.40米,两侧为护墙。护墙的内侧高1.40米,外侧高2-7米。滑道及两侧的护墙均需浇冰。比赛线路长度为1300-2000米,全程设有15-20个弯道,弯道的半径不得小于20米。滑道的平均坡度为4°-8°。起点与终点的高度差为100-150米。
◆ ◆ ◆ ◆
冰上“火箭车”
◆ ◆ ◆ ◆
菜鸟体育文化
菜鸟体育网是中国首个青少年体育线上服务平台。菜鸟体育网将不仅仅满足于青少年对于国内外优秀夏(冬)令营营地、俱乐部,优秀教练员以及各类体育产品的选择,更将功能延伸到体育医疗、健康评估、人身保险、票务系统、赛事气象保障、社交需求、健康饮食及营地培训计划。通过“互联网+体育”的模式,为青少年及家长朋友实现体育活动的一站式服务,尤为重要的是,菜鸟体育网将为优质的体育服务商家和体育受众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优秀的体育专业人才和体育需求人群架起桥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