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专属观赛服务> 破案了!单节吹中国男篮17次犯规的裁判,是之前伤害过我们的人!

破案了!单节吹中国男篮17次犯规的裁判,是之前伤害过我们的人!

2025年亚洲杯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国男篮与韩国队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最终以79比71获胜,成功晋级四强。然而,这场比赛的第三节成为了中国队的噩梦,裁判的判罚几乎让比赛失去了平衡。单节比赛中,中国队被判犯规17次,而韩国队则在17次罚球机会中命中了15个。这一判罚差距,不禁让人怀疑,这是否只是巧合。大家很快发现,主裁判正是那个让中国队在过去吃过大亏的人——伊拉克裁判Ahmed Ali Yaseen Al-Shuwaili。

其实,Al-Shuwaili的“黑历史”并不新鲜。早在2022年亚洲杯时,这位裁判就曾给中国队带来过不小的麻烦。那场与巴林的比赛中,Al-Shuwaili当主裁判,判罚极为严格。第三节他接连吹了中国队四次技术犯规,赵睿和孙铭徽双双被罚下场,导致中国队在场上缺少了两大主力。巴林队趁机反击,将比赛拖入了险境。尽管姜伟泽在关键时刻投中了几记三分,顾全也在最后时刻完成绝杀,帮助中国队以80比79险胜,但赛后,媒体和球迷纷纷指责这场比赛的判罚尺度偏颇。杜锋也因判罚不公,脸色阴沉,赛后情绪低落。

回到2025年,Al-Shuwaili再度执法中国队的比赛,第三节再次成为焦点。面对韩国队强大的三分火力,中国队的防守策略取得了初步成功。前一场,韩国队对黎巴嫩投中了22记三分,命中率高达57.9%,但这场比赛他们仅命中了3个三分,命中率跌至12.5%。郭士强的战术布置显然到位,然而,裁判的判罚却成了中国队的隐患。第三节,中国队被判犯规17次,而韩国队则借此机会获得了17次罚球机会,命中15个,依靠罚球几乎弥补了运动战仅得3分的差距。

赛后,记者薛思佳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道:“防住了三分雨,没想到迎来了罚球雨。”这句话恰如其分地表达了球迷的心情。尤其在一次争议判罚中,胡金秋在进攻过程中被韩国球员肘击眉骨,血流不止,按理说,这应该是至少一个普通犯规,然而Al-Shuwaili在查看回放后却示意比赛继续,完全无视了明显的犯规动作。中国队球员的坚韧令人感动,但他们也不得不面对裁判带来的不公。

对于中国球迷而言,Al-Shuwaili的判罚历史已经不是巧合,而是一个令人深感不满的模式。2022年对巴林的比赛,他因频繁的技术犯规让中国队失去了两名主力,差点儿输掉比赛;而2025年对韩国,他再次在第三节通过严苛的判罚,给中国队的优势制造了巨大压力。韩国主帅安俊浩赛前曾表示,他们是“饥饿的狼队”,要越过中国队的“长城”,然而,比赛的进程却被裁判的判罚改变了。赛后的视频分析显示,第三节有9次错漏判,直接导致韩国队趁机追分。尽管中国队最终胜利,但球迷们对于判罚的不满情绪,依旧存在。

展开全文

从履历来看,Al-Shuwaili并非一名小角色。生于1983年4月14日,他起初从伊拉克本土联赛开始,逐步积累经验,最终成为FIBA认证的国际裁判。2019年,他参加了FIBA男篮世界杯,并在该赛事中执法了小组赛和淘汰赛。此后,2021年东京奥运会、2023年世界杯等大赛也有他的身影。2024年,FIBA公布了巴黎奥运篮球赛的裁判长名单,尽管Al-Shuwaili未能进入最终名单,但他的能力依旧得到了认可。2025年,他再次出现在U19世界杯裁判名单中,执法了中国队对法国的分组赛。可以说,他在国际篮坛的声誉不容小觑。

然而,正如球迷所看到的,Al-Shuwaili的判罚风格较为严苛,尤其在中国队的比赛中,他似乎更加严格地审视中国队的防守动作,频繁吹罚犯规,尤其在身体接触方面毫不手软。这也让人不禁质疑,在这些比赛中,裁判是否在无形中对中国队产生了不公正的偏见。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